我國石油產業發展盡管仍然面臨外需增長乏力、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較大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在國內需求繼續穩定增長、油品升級加速、油氣產品定價機制進一步理順等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石油產業經濟運行趨緩的動力將進一步減弱,目前已經筑底企穩,預計今年將在平穩中趨于回升
在宏觀調控更趨穩健成熟、國內市場需求持續穩定增長、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的背景下,2013年我國石油產業已擺脫衰退步入平穩運行階段,但是復蘇動力仍然偏弱。
導致這一態勢出現的主要原因,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解讀:一方面,在世界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盡管保持了持續增長的態勢,但是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受到極大的挑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開始真正落實到實踐。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盡管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全年均值0.2個百分點,且已經連續15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說明我國制造業的運行正小幅改善。制造業保持平穩并實現小幅改善使得我國石油產業的生產意愿明顯增強,同時冬季采暖用氣對天然氣的需求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石油產業的生產。
另一方面,石油產業第四季度的生產合成指數略有回落,與我國2013年經濟發展的波動也存在一定關系。2013年7月份以后,在制造業出口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微企業減稅、鐵路投資放開、上海自貿區設立等諸多利好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經濟經歷了一個小的高潮,但是進入第四季度,隨著對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的擔憂,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的加快,導致第四季度的油氣需求也出現了小幅回落,進而影響到了油氣產業的生產預期,因此導致了石油產業生產合成指數在連續兩個季度上升后的小幅回調。
分行業看,1至11月,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銷售利潤率為33.4%,基本與歷史均值持平;精煉石油產品制造業銷售利潤率為0.6%,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這種數據變化表明石油產業的結構調整帶來的效益已經初現,而這正是我國石油產業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由此可見,在2014年隨著我國石油產業調整和產品升級步伐的加快,企業投資動力進一步增強,從而會帶動整個行業復蘇和穩步發展。具體的發展重點,將集中在非常規油氣、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及煉化企業的改造升級和天然氣、原油管網建設等方面。
2013年第四季度,我國石油產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2.8%,由上季度同比上漲轉為本季度同比下跌。成品油價格調價周期的縮短導致我國石油產業的整體盈利率有所下降,但是對于下游煉化行業而言,則具有積極作用,一方面可以降低原油價格高企帶來的浮虧,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動煉化企業的油品升級。
2013年9月國務院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并明確了加快油品質量升級的相關政策。我國石油產業將以此為契機,推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一方面是加速煉廠的升級改造,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品結構,滿足高標準成品油的生產和供給,另一方面加快天然氣全產業鏈的建設,加大天然氣的產能建設和管網布局,并逐步理順天然氣價格的定價機制。
未來一年中,我國石油產業要抓住機遇,利用目前較為平穩的運行環境,從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出發,積極引導相關經營單位加快清潔能源、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和生產,拓展行業生存空間,為石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