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天然氣消費量145億立方米,增長4.0%;1月—10月消費量1465億立方米,增長2.7%。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單月消費增速下降4.5個百分點,累計消費增速下降4.4個百分點。
今年10月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為44億立方米,同比下降4.8%;而去年同期進口增速高達19.4%。今年1月—10月我國天然氣進口量48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6%,去年同期增速為10.2%。
國內外雙重因素使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國內天然氣市場整體不景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價格因素。當前,天然氣價格與成品油、煤炭相比并沒有什么優勢。天然氣價格改革相對于成品油來說比較滯后,下降幅度并不大,調價頻率相對較慢。同時,天然氣終端消費價格沒有天然氣門站價格下降得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原因就在于天然氣上游、管道中游和下游的城市燃氣改革力度都不大。這兩個因素使得天然氣與成品油和煤炭相比沒有大的價格競爭優勢。
第二,當前國內經濟正處于下行,抑制了對天然氣的需求。首先,天然氣重卡發展的勢頭并不是很好,其經濟性并沒有柴油機經濟性好。其次,煤改氣的推進工作當前進展得也不是很好。
“另外,國際因素同樣需要考慮。當前,世界經濟下滑明顯,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需求減緩也同樣不可忽視。”郭焦鋒對記者補充道。
當前,國內煤炭市場產能過剩嚴重,價格持續低迷,而成品油受國際油價大跌影響也是下跌的趨勢。進入11月以來,我國成品油價格已經實現“三連跌”,最近一次下調發生在12月1日24時,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了145元和140元。在煤炭和成品油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天然氣需求必然會放緩。
記者了解到,2015年11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并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
近日,由中國天然氣行業聯合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天然氣行業市場化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與會專家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降價對減輕下游用氣行業企業負擔、促進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作用。
通過市場調節價格是最終目的
《通知》要求:非居民用氣應加快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供需雙方在價格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公開交易形成具體價格,力爭用2—3年時間全面實現非居民用氣的公開透明交易。天然氣生產和進口企業要放眼長遠,認真做好天然氣公開交易工作;交易中心會員要向交易中心共享非居民用氣的場內和場外交易數量和價格等信息。
記者了解到,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是先放開非居民用戶價格,再放開居民用戶價格。對此,郭焦鋒表示,之所以先放開非居民用戶價格,再放開居民用戶價格主要是因為天然氣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比較敏感。
郭焦鋒認為,今后,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一大趨勢就是非居民價格會慢慢下調,將來會與居民價格慢慢接軌。
《通知》中還指出:交易中心要規范管理、專業運作、透明交易,不斷探索發現價格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盡早發現并確立公允的天然氣價格,定期向社會發布,為推進價格全面市場化奠定堅實基礎。
據一些機構統計,我國市場化定價的氣量占全部天然氣氣量的百分比大約是40%左右,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市場化,通過市場來進行價格調節是最終目的。”郭焦鋒表示。
另外,郭焦鋒認為剛剛結束的巴黎氣候大會會進一步促進天然氣、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
巴黎氣候大會達成一項標志性協議,將在數十年內讓當前由化石燃料驅動全球經濟的模式進行歷史性轉型設定了路線,藉以抑制全球變暖趨勢。
根據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 》,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將超過10%,與世界平均水平24%的差距將不斷縮小。據記者了解,2014年,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僅為5.8%。
當前,我國是煤炭消費第一大國,也是煤炭生產大國,煤炭在能源結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環保的壓力,煤炭在中國能源中的消費占比將會下降,但在一定時期內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將會在中國能源消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雖然現在天然氣需求放緩,但只是階段性的,未來,我國天然氣產業仍將大有可為。”郭焦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