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油便宜還是燒氣便宜?關于這個問題,開車的朋友們都能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長期以來過低的定價導致國產天然氣的發展缺乏動力;而美國近年來通過天然氣實現了能源獨立,這樣的外部環境也讓中國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最近終于傳出消息,中國的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已經確定,漲價幾乎成為定局。
據財新網報道,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已經于近期初步制定完成,預計現有存量氣的門站價格每立方米將提高0.6元到0.8元。經發改委和國務院審批后,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煒瀚:
有一個大的背景,就是最近這幾年,我們進口天然氣的推廣又在一步一步的落實,可是市場有一個矛盾,就是原有國產氣的價格相對于進口氣的價格是偏低的,如果我們繼續按照原先的國產氣低成本的基礎上進行加成定價,就不可能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進口天然氣。
據記者了解,由于從中亞地區進口的天然氣價格較高,新增天然氣的價格漲幅甚至可能達到每立方米1元。
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陳衛東:
我不是中石油的,我可以說句公道話,中石油中亞的氣,門站進口就是2塊多,在霍爾果斯口岸那個地方,但是一直到上海,它只能出口1塊7。這種東西不可持續啊。由于這個價格的差異,一方面是補貼那塊供不應求,一方面外面進口這個又不敢多簽訂合同,不能夠體現優質優價和可持續的這么一個市場,其實應該是市場發現價格。
去年以來,中國華北地區時常出現霧霾天氣,研究者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的比例過高所導致。同等熱值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煤炭的50%,石油的70%,且不會產生二氧化硫,被認為是最現實可行的清潔能源。
陳衛東:
我們這種體制,從政府到企業到居民都是比較短視的。英國52年12月5、6號那周,伸手不見五指,就是煤灰,空氣污染啊,還有加上氣候條件不流動啊,那個時候下決心轉成氣,那個時候價格是不說的,很重要是一個政治決定。
盡管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推廣清潔能源的確為改善當地環境做出了貢獻。不過,有研究者指出,中國在推廣天然氣時不應忽視對弱勢群體的補助,同時也要打破能源系統的壟斷格局,發揮市場力量。
王煒瀚:
盡管我們現在天然氣使用的比列并不是很高,但是對于每個用戶來講,價格上漲對他的影響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如何對那些缺乏對價格上漲沖擊應對能力的群體進行照顧也是一個問題。
陳衛東:
這個比例的提高和我們整個產業架構的轉型,還有整個能源體系的市場化應該配套,你要說中國的頁巖氣是比較豐富的,如果我們天然氣的價格不改,我們這種行業壟斷的機制不改,誰去投資頁巖氣啊?投資的能力持續嗎?你看我們的油田的服務,我們的研發,都是在這個集團里頭,這樣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結構,沒有尊重社會分工的原則,對社會進步的推動是負面的。
其實,產業部門只需制定適當的激勵措施,無論是石油價格還是天然氣的價格,最好的辦法也許還是收回有形的手,讓市場自身發揮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