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已經頒布近半年,在逐步實施的同時效果初顯。中國將力爭在“十二五”末把天然氣價格調整到位,按照專家測算,屆時國內天然氣價格或將上漲近八成。
12月12日,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副所長戴家權在第七屆中日石油市場研究成果交流會 上表示,隨著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不斷實施,天然氣進口價格倒掛現象將會逐漸減少。按照接軌價測算,2015年中國天然氣價格將提高77%,相比汽柴油的價格優勢將下降約30%,天然氣的價格優勢將會有所減弱。
由于中國天然氣價格受到嚴格管控,因此憑借價格和環保優勢,國內天然氣消費量高速增長,年均增速超過GDP和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數據顯示,2000~2012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從245億立方米增至1471億立方米,年均增長16.1%,明顯超過GDP 10.1%和能源消費總量7.9%的年均增速。同期,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2.2%升至5.2%。
隨著消費量的增長,單靠國內天然氣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中國自2006年開始進口LNG(液化天然氣)。2012年進口天然氣42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4.9%。其中管道氣220億立方米,LNG進口1468萬噸,管道氣進口量首次超過LNG,進口依存度已經升至28.8%。
進口氣雖然持續增加,但由于進口氣價與國內市場價格嚴重倒掛,導致油氣企業的天然氣業務虧損嚴重。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博士王海博表示,目前除中海油早期簽署的長貿氣外,進口管道氣和LNG價格明顯高于當地門站價,加上進口增值稅和氣化、管輸等費用后,進口氣面臨嚴重虧損問題,將影響天然氣供應商的積極性和供應可靠性。
“以進口地江蘇為例,2012年LNG進口價為4.16元/立方米;而城市門站價格最低為2.42元/立方米。”王海博說。此外,中國石油(601857.SH)的天然氣進口業務在2012年虧損419億元,相當于公司凈利潤的36%。
2013年6月28日,發改委發布《國家發改委關于調整天然氣價格的通知》,方案自2013年7月10日開始執行。調整的思路是一方面,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增量氣價格一步調整到與燃料油、液化石油氣(權重分別為60%和40%)等可替代能源保持合理比價的水平;另一方面,存量氣價格分步調整,力爭“十二五”末調整到位。
自7月份價格調整以來,其效果也已經初步體現在國內油氣企業的業績上。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石油的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234.3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8.85億元增長225.53億元,其中增長原因就包括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的出臺。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由于非民用天然氣價格提高、國家環保要求導致天然氣使用量增加以及中石油在西南的管道增加等因素,在其他業務板塊盈利能力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時,天然氣業務將成為其未來最大的利潤增長點。
過去十幾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的快速增長是由經濟快速發展、環保壓力加大、儲運網絡不完善、長期保持價格優勢等因素共同推動的。未來在經濟增長放緩、價格優勢減弱的背景下,環境保護將成為推動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主要力量。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報告顯示,天然氣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占一次能源比重持續上升。基準情景下,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天然氣需求量分別為2059億立方米、3064億立方米和4669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分別為6.4%、8.5%、和11.9%。
不過,王海博也介紹,中國天然氣價格深入改革還需要解決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雙軌制、與替代能源掛鉤是否合理、如何及時準確傳導市場供需信號等幾大問題。